近年来,小区供水水质的脏、差、水质不达标的问题偶有曝出,家庭饮用水的“水质”问题也逐步晋升为居民关注的民生问题重点之一。为绿色水资源保驾护航,2017中国城镇水展将于9月5-7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召开。
众所周知,我国的城市供水系统经过多年的发展,供水企业近年来也经历了深刻的变化,由原来的分时段供水、定时供水发展到水厂集中供水、全天24小时供水,由大泵小泵调节水压发展为变频调速恒压供水等等,在设施能力上基本可以满足城市生产生活的需要,但是近年来,小区供水水质的脏、差、水质不达标的问题偶有曝出,家庭饮用水的“水质”问题也逐步晋升为居民关注的民生问题重点之一。那么究竟是谁动了你家用水水质呢?本篇将结合2016城镇二次供水技术发展研讨会上分享的若干观点进行分析。
供水管网对水质安全的影响
供水管网系统内部环境是非常贫养且余氮浓度相当高的,在这种极端环境下,一般微生物是很难存活的,但是也有很多微生物对这种环境有着很强的抵抗力。据悉供水管网系统有超过90%的微生物附着在管道内壁生长,这些微生物就很可能会对水质安全构成一定威胁。
另一方面,管材和内衬也会对水质造成影响,特别是一些化学管材,如在生产U-PVC管时添加含铅的增塑剂,在水的浸泡下会有析出,为此住建部特别出了公告,禁止含铅管材的使用。在管道内壁涂衬材料选择上,使用了不符合国家涉水材料卫生标准的产品,也会导致管网水污染。
水质监测水平对水质安全的影响
良好的水质监测体系可以精确的实现对水质的实时监测,并对出现水质污染进行预警,及时的对已出现污染的水质做出实时的应对方案。但现阶段,我国许多地方水质监测系统仍不能达到较高的水平,在精确度及及时预警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管理体系的不健全不明确
除了建设与管护分离、设施质量良莠不齐、管理维护不规范、水质监测水平较低之外,管理混乱、责任不清是无法打通供水“最后一公里”的关键所在。虽然供水有水务、住建、卫生等多个部门在管,但由于监管任务重、监管力量有限,加之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遇到问题各部门之间容易推诿扯皮,陷入“管不好、不想管、最后没有人管”的尴尬境地。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