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迪机器(杭州)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电话:0571-87177656
邮 箱:xzidea@126.com
地址:杭州市钱塘区文渊北路246号
网站版权注 仿冒必究!
奶牛重要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
中国农业大学研究团队针对中国荷斯坦牛产奶性状、体型性状和乳脂肪酸含量性状等开展了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鉴定了重要功能基因,研究结果显示PTK2基因内的一个错义突变(g.4061098T/G)参与调控了基因的表达,其中TT型个体在乳腺组织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TG型,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PLoS ONE》上。通过对EEF1D和GPIHBP1基因进行基因结构分析,针对奶牛乳房炎性状,选择CD4和STAT5b两个候选基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CD4基因内的一个SNP位点(g.13598C>T)与乳房炎性状显著相关。
中国荷斯坦牛基因组选择技术全面应用
2015年,农业部继续推进实施“中国奶牛群体遗传改良计划(2008-2020)”,利用中国农业大学研究构建的中国荷斯坦牛的基因组选择参考群体,建立了我国自主的奶牛基因组选择技术平台。2015年对1915头中国荷斯坦青年公牛全面开展基因组检测和遗传评估,估计了产奶性状、体型性状的基因组育种值,计算出中国奶牛基因组选择性能指数(GCPI),从中选出206头优秀青年公牛参加国家奶牛良种冻精补贴项目,为全国2015年的良种补贴项目提供技术支撑。在实施生产性能测定项目中,不断完善和升级了奶牛生产性能测定系统软件,规范了测定数据收集和分析工作,全国畜牧总站开展了统一制备标准样,对测定中心定期统一进行校准,每季度组织针对各DHI检测中心乳脂率、乳蛋白率等指标的盲样比对测定,保证了性能测定的准确性和数据质量。
中国荷斯坦牛主要繁殖性状的研究进展
2015年利用已经建立的数据库,进行繁殖性状开发,针对14个繁殖性状(7个青年母牛性状和7个成母牛性状)进行研究,并进行各生长性状、繁殖性状的影响因素分析,确定了场、出生年季、配种年季、产犊年季、配种员以及泌乳期等固定效应对青年牛及成母牛繁殖性状有显著影响;分别利用单性状和多性状动物模型,估计了各性状的遗传参数,为生长、繁殖性状的遗传评估技术体系奠定基础,同时为奶牛场繁殖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饲料与营养技术进展
碳水化合物营养
体外产气法研究发现青贮玉米秸秆,瘤胃降解性能最好(李洋等),总VFA浓度较高(辛杭书等),苜蓿和玉米青贮干物质降解率较高(张婷等)。1.2:1.0配比的玉米青贮与花生秧可有效提高DM和CP的降解率(秦雯霄等)。
2 kg苜蓿干草替代等量的精补料,可提高产奶量、乳脂和乳蛋白率,增加日收益(刘军彪等)。提高peNDF水平可改善犊牛瘤胃pH、纤维分解菌水平和ADG(陈青等)。
蛋白质与氨基酸(AA)营养
代文婷等研究发现添加亮氨酸能够促进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增殖和CSN3合成相关基因(除4EBP1)的表达,亮氨酸水平为0.9 mmol/L时,其促进作用均达到最大。
高海娜等研究发现在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亮氨酸浓度为1.35 mmol/L时,mTOR信号通路相关基因mTOR、raptor、GβL、4EBP1和eEF2基因表达量最高。当添加组氨酸时,mTOR基因的表达量随着组氨酸浓度的增加而减少,GβL的表达量在组氨酸的浓度为4.80 mmol/L时最高。表明亮氨酸和组氨酸可通过mTOR信号通路促进酪蛋白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
脂肪营养
每天给每头中国荷斯坦奶牛日粮配方中补充250-500 g过瘤胃脂肪粉,可提高泌乳早期奶牛3.5%标准乳产量达8.5%-14.0%,并能显著提高乳脂率达0.13%~0.23%(王建平等;朱胜杰)。热应激条件下,给奶牛补饲8g/d烟酰胺可以显著降低奶牛血清中NEFA、BHBA等的含量,有利于调节奶牛脂类代谢过程(孙先枝等)。
粗饲料资源利用与评价
Hao等研究发现饲料物理特性如持水率与NDF含量、DM降解率成显著正相关关系,饲料密度和溶解性与NDF、ADF呈显著负相关;溶解度与饲料、NDF降解率呈显著正相关,表明物理特性是评价饲料营养价值的一项重要指标。郝小燕等研究发现玉米纤维饲料富含可发酵NDF,可以为反刍动物提供高水平的代谢蛋白和代谢能,具有替代奶牛日粮中部分优质粗饲料的潜力。袁翠林等评价了10种常用粗饲料的营养价值,发现干物质消化率与饲料NDF、ADF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而与CP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消化能(DE)与NDF、ADF也成极显著负相关。
奶牛营养与环境
日粮中添加半胱胺、酵母培养物能减少奶牛的氮素排泄,最适添加量分别为20 g/d/head和25g/d/head(王玲等)。当日粮中NDF: Starch为1.71时能够获得最佳的氮利用率(赵勐等)。
添加大黄和大黄素可增加氢气产量,促使瘤胃发酵模式向丙酸发酵型转变,降低甲烷的生成(王敏等);塑料薄膜覆盖贮存法可显著降低粪便堆放初期的温室气体排放(孙凯佳等),较厚的锯末覆盖对牛粪温室气体的减排效果更好(朱海生等)。
重大疫病防控研究进展
奶牛结核病诊断及防控研究进展
在国外,IFN-γ体外释放检测方法的使用曾使许多国家在牛结核病的防控上节省了大部分的开支,我国也正在推广该诊断方法。孙涛等(2015)指出牛结核分枝杆菌γ-干扰素皮内变态反应被OIE列为国际贸易指定使用的试验,也是我国国家标准规定的检测方法,在牛结核病检测中具有一定优势,但该方法也有其局限性,IFN-γ试验是OIE规定的国际贸易指定使用的替代试验,可以作为普查牛结核病的平行试验,以最大限度地检出被感染动物,也可作为牛结核病普查的繁殖试验对皮内变态反应结果进行确认,对今后牛结核病检疫工作具有巨大的推动意义。
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疾病控制室岗位科学家王志亮团队与国外联合,研发了牛结核病γ-干扰素诊断试剂盒,该试剂盒与国际通用的Prionics试剂盒比较,两者具有很好的符合率,并进行了推广应用;2015年进行了牛结核病γ-干扰素快速诊断试纸条的研究,建立了牛结核病的7个重组质粒,纯化了3种蛋白,应用于牛结核病疫苗和诊断试剂的研发。
布鲁氏菌流行病诊断及防控
赵凤菊等通过比较试管凝集试验法及微量凝集试验检测法检测牛羊布鲁氏菌病得出微量凝集试验更适合我国基层布鲁氏菌病的大量样本的监测和诊断。陈光丽等验证了煮沸法提取细菌DNA可应用于在布鲁氏菌病原学检测。
2015年,在对布鲁氏菌病疫苗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王浩等探讨了关于膜融合相关蛋白TECPR1对羊种布鲁氏菌16M感染小鼠所引起的非典型自噬及布鲁氏菌胞内繁殖能力的影响。朱良全等比较了对4种布鲁氏菌强毒株2308、M28、S1330、16M采用不同灭活方法对其灭活的效果进行比较,为制备布鲁氏菌灭活抗原提供参考。
奶牛口蹄疫流行病学、诊断及防控
截至2015年11月,全国共上报3起口蹄疫疫情,并且都是A型口蹄疫;截止目前没有发生O型、亚洲I型等亚型口蹄疫。2015年疫情整体形势平稳,呈下降态势;在海南、辽宁、吉林建成了免疫无口蹄疫区。2015年,我国以《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及“口蹄疫防治技术规范”为主体的口蹄疫控制策略获得OIE的认可。
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团队何洪彬团队建立了能够鉴别诊断O型、A型及Asia 1型FMDV口蹄疫流行株的RT-PCR的技术,可用于FMDV检测及其流行病学调查;建立了适于现场检测的FMDV通用型和血清型分型的RPA试纸条检测技术,可对临床采集的组织器官、水疱液、水疱皮、涎液、乳汁、气溶胶等样本进行现场的快速检测。
牛奶质量监控和乳制品加工技术进展
生鲜乳检测
利用糊精和淀粉与碘会发生化学反应在不同温度下显色不同的原理,对乳粉和生鲜乳中掺入的糊精和淀粉进行定性检测(曹燕等);为了快速检测液态奶中违法添加的三聚氰胺量,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进行可行性研究分析(程文宇等;胡亚云等);利用气相色谱(GC)建立了牛奶中双酚A测定的方法(聂鲲等)。
针对羊乳的研究,包括用电子鼻对山羊奶中致膻游离氨基酸的识别研究(贾茹等);以及掺入牛乳或水牛乳的检测方法,如双重PCR法(黎颖等,2015)、电子鼻法(马利杰等;金嫘等)、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技术(王二丹等)。
乳制品加工研究进展
李妍等探讨了110℃/4 s(HHT)和95 ℃/15 s(LHT)两种浓缩乳热处理工艺对婴儿配方乳粉细菌数及理化性质的影,发现HHT处理能更有效降低污染芽孢杆菌的浓缩乳细菌数,且乳粉流动性、复水性及游离脂肪质量分数指标更好。涂宗财等以脱盐乳清粉和酪蛋白粉为主要原料,利用高压脉冲电场技术和喷雾干燥技术研发了一种低致敏性的乳清粉和酪蛋白粉,用于生产低致敏性的婴幼儿配方奶粉。苏同英等以紫薯粉和全脂乳粉为主要原料,采用热风干燥与微波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加工成玉米紫薯配方乳粉。
根据《广告法》要求,可能我们的宣传描述不够严谨,但仅作为描述性用语,无绝对之意。本公司郑重声明:本文本仅作为宣传用语,若文章中涉及到的绝对化用语或极限词全部作废,凡访问本文者均认为且已知晓并同意这一说明。
艾迪机器是凸轮泵生产厂家,公司产品有凸轮转子泵,活塞转子泵,转子泵,凸轮泵,污泥泵,排污泵,泥浆泵,移动泵车,抽猪粪泵,粪便输送泵,化粪池排污泵,牛粪抽送泵,含油污水提升泵,扫仓泵,油气混输泵装置,原油输送泵,污水泵,铁路真空卸污设备,压滤机进料泵,餐厨垃圾泵,弹性螺旋凸轮泵,旋转活塞泵,旋转活塞转子泵,转载请标明出处。转子泵: http://www.yesmaster.cn/